八卦易经卦象体质的人养生方法,易经六十四卦白话全解

八卦易经卦象体质的人养生方法,易经六十四卦白话全解

admin 0

中国著名风水大师_八字算命大师_皇极派道家传人_断事快速准确!-风水大师秦阳明-上千个风水布局案例,世界500强企业风水顾问,为客户居住环境,企业环境提供风水调理服务。电话:400-049-8099    
咨询微信:   

导读:

风水大师秦阳明
易经里的八卦可以用来养生吗?

信这个,你还不如信《黄帝内经素问》,只要前面两三章就够用了。
http://guoxue.baidu.com/page/bbc6b5dbc4dabeadcbd8ceca/2.html

北京风水大师
周易中的64卦的具体解释(不要文言)

《易经》概述
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后期,对《易经》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五传》。至汉代,经学兴起,其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易学源远流长,历时2000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著名哲学家,依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
《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三国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正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作者简介:周文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 。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古公亶父死,季历继位,后又传位于昌。昌即位后,礼贤下士,周国势日强。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代三公。商王纣杀九侯、鄂侯,昌不满,为崇侯虎所谮,被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得释后,昌向商献洛西之地,请除炮烙酷刑,得任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当时商王朝内部矛盾剧增,政事日非,诸侯逐渐归附于周。西伯昌曾使虞(在今山西平陆北.)、芮(在今陕西大荔南)两国争讼和解,提高了威望。他在位时曾多次用兵,先伐犬戎获胜,继因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南)侵犯阮(今甘肃泾川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北)一带,出兵灭密须,使周的西北方得到巩固。随后又向东发展,战胜黎(或作耆、饥)国,引起商贤臣祖伊的恐慌,告纣,但纣未加警惕。不久,周又伐邘(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逼近商王畿边境。最后,攻克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并在其地修建新都丰。西伯昌自岐邑迁都于丰,后卒于程(今陕西咸阳东北),葬在毕(今陕西咸阳东北),相传在位50年。西伯昌晚年,周的已非常强盛,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终身没有称王。其子武王伐商后,始追称他为文王。古书记载文王在被囚羑里时,因困于忧思,“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重庆风水大师
易经中的饮食养生智慧txt全集下载

易经中的饮食养生智慧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易经》云: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饮食能增进健康,也能导致人体的健康疾病,只有顺应天地时序的科学平衡养生饮食方法才能够在满足人们饮食需求的同时,增强人的体力、精力和智力。对此,我国古代卓著《易经》中含有深刻哲理。
社会马不停蹄的前行,大浪淘沙,淘尽无限虚无,留下灼灼精华,《易经》留下,千古流传。其源自天成,拥有跨越时空的无限魅力。其中,关于人类的饮食养生思想实乃精粹。
《易经》将人分为八种卦象体质,八种卦象对应八种体质,人一出生,天生的体质就确定了,天生体质所容易生的病症也就确定了。按照《易经》,食物也被分为与人体体质相应的八种卦象。这八类食物对应解决相应卦象的人的病症,也就是说当某种卦象的人使用相同卦象的食物的时候,对其保健、康复、养生最有效果。
一般来说,不同属性的食物都有相应的保健作用,但是同样的作用不能给相异体质的人使用。食物按照阴阳五行分为阴阳类型,也可以说五大类属性:寒、……

深圳风水大师
易经养生法的基本理论模式

医学理论源于实践。中医学把实践升华为理论一般是以哲学为间架,把实践襻附于其上。受经学的影响,中医学理论体系奠立之初也走上了经学化的道路,把原创的初始著作称之为“经”,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等。汉代经学以《易经》为首,影响最大。在它的影响下当时医学家们的思维模式也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它由“象”和“数”两方面内容构成。《易经》六十四卦的推演主要看卦象,对卦象的分析有实象、假象、义象、用象四者。例如乾卦象天,为实象;以乾为父,为假象;以乾为健,为义象;乾有元、亨、利、贞为用象等。战国时代《易经》哲理化《易传》成书以后,对“象”尤为重视,《易传·系辞上》所谓:“《易》者,象也。”“象”作为《易经》的重要观念之一,可分为现象、意象、法象三者。《系辞》之“天垂象”、“在天成象”、“观象于天”、“见乃谓之象”是为现象;所言之“设卦观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君子居则观其象”以及“进退之象”、“昼夜之象”是为意象;“天垂象,圣人则之”和“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为法象。就是说,事物自然的人为的静态或动态的显露,能为人目视所见的对象为现象;由抽象思维的意念虚拟的想象为意象;由现象和意象的推理而取法者为法象。象数易学的“数”和卦爻一样,也属于易学的符号系统,用数字把卦象的涵义进一步抽象,使“数”表达一种规律,由此“数”也从符号而达到比类思维的效果。象数易学就是以“象”和“数”来表达事物特征,进行比类推理。故《内经》强调医者要“合于术数”。
中医藏象理论的构建就是象数易学运用于医学的体现。《内经》里已经有“器”(《素问·六节藏象论》)、“官”(《素问·灵兰秘典论》)、脏腑等概念,但医家们对脏腑、经络、器官等除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经水》)的“现象”认识之外,还采用了活体的、动态的、联系的观察方法,包括由表推里及由病理反推生理。《素问·五藏生成篇》说:“五藏之象可以类推”。此类推的有关论述是藏象理论中的意象。对活的生命,内部脏腑的功能不能直接观察或解剖而视之,但可用“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由我知彼,由表知里”(《灵枢·外揣》)的间接方法而达到“视其外应,以知内脏”。例如,汗出过多而心慌,可推出“汗为心之液”,因受寒尿多而推理为“寒气通于肾”等。《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之“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是由病理而推生理,该篇作者认识到有时只有在疾病情况下才能捕获到健康情况的信息。
藏象理论所论述的人体特征,也有因于法象者。古人把脏腑功能和四时等因素联系起来,如恽铁樵所言:“《内经》的五脏,是四时的五脏”,并包括方位、颜色等诸多因素,如肝的特征是:“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色苍”、“通于春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皆为法象。由是而知,《内经》的藏象,包括现象、意象、法象的综合,直观所见的脏腑是现象,形见于外可阅的功能论述援自意象,由于取法比类而论述的是法象。这表明藏象理论是解剖观察、临床实践和理论思维的综合,远远超越了脏腑。这也是中医和西医理论重大区别之一。
又因为比象取类的原型不同,仅《内经》中就有三种藏象。《灵枢·九宫八风》是人体脏腑和八卦对应,是为“八卦藏象”;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按六爻递进,把一年分为六节,对应六腑的六节藏象等。在《内经》中,最有价值的是五行全息藏象。《易经》的六十四卦已经具有全息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任何一卦,可有六十四卦的信息。《吕氏春秋》等也有人身有天地万物信息的思想。《内经》也多处详论了人身局部狭小区域内有五脏六腑的信息,如《灵枢》之《五色》、《大惑论》、《师传》等篇,这种局部和整体在功能或信息上有对应、同构和共效的关系为全息。又在西汉初的京房“纳甲”易学中,已经把阴阳、八卦、五行、五方、月相、天干等综合起来,建立了统一的象数模式,《内经》的几篇作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就是把纳甲的框架和藏象理论、全息思路结合起来,形成了五脏同五行、五数、五味、五色、五方、五季等体系的藏象理论,笔者称此为五行全息藏象论。这一理论不仅体现了人体有序性和整体最优化的原则,而且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实用价值。
易学在汉代又有多种预测疾病和灾害的方法,如五行预测、六气预测。东汉时郑玄将十二爻、十二辰、十二律与二十八宿相配推出了象数易学的“爻辰说”,这个学说可以兼容五行和六气两种预测法。后来,在“七篇大论”中又以干支的配合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就形成了五运六气学说。它虽然在唐代被王冰纳入《内经》,但学者们多数认为成书于东汉晚期。五运六气对医学的贡献不仅仅是预测,而且把五行发展为五运,提出了亢害承制和病机十九条等理论,这是易学对中医理论构建的又一大贡献。
宋代理学的图书学派推出了多种易图,包括河图、洛书、太极图、无极图等多种。太极图又有五层太极图、阴阳鱼太极图等数种,其中,黑白回互的阴阳鱼太极图最为精炼概括,当时的医家们不仅接受了“物物具太极”的全息思想,而且在实践中探索人身之太极。开始时,李东垣以脾胃是人身之太极,之后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都认定,命门就是人身之太极,主宰一切。孙一奎提出了“动气命门”学说,赵献可提出了“肾间命门”学说,张介宾提出了“水火命门”学说。三家命门理论虽然内容各异,但都企图以命门为最高主宰,统一阴阳和五行,虽然没能得到公认,但是,其突破意识并以此推助了温补学派的创立,这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秦阳明
人的体质按八卦是如何分的?

由于先天禀赋有强弱,饮食气味有厚薄,方位地势有差异,贫富贵贱苦乐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个体差异。因此,祖国医学非常重视对不同人体特征进行分析,从多方面对体质进行分类。
1.阴阳五行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性格特征、对季节的适应能力等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每类型再比类于古代乐谱,分角、徽、宫、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
2.阴阳太少分类 这种体质分类,是根据人体的阴阳多少,并结合体态、性格特征进行分类的。《灵枢·通天》认为,人体阴阳有盛阴、多阴少阳、多阳少阴、盛阳、阴阳和平之分,从而将人体分为太阴之人,为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类。
3.现代中医临床九种体质分类 近年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临床角度提出中医九种体质分型,对临床辨证、遗方、摄生防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参见前文——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及中医的九种体质辨识及其调养)
4.八卦体质类型 八卦的象与数是密不可分的,实为一体。象数作为易学最古老的语言,用以说明宇宙间的各种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是丰富的宇宙信息的载体。
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对应的人体部位和穴位。用八卦之象来探寻人类的体质,事实上是在先觉先知人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如,乾卦人就要凉润养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风温养生以应对脾湿,尤其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多开窗以便让湿气从房间离跑出去;离卦人则要低温养生,离卦是阳火、阳热,热就容易伤阴,导致阴虚,所以在冬天进行养生的时候离火之人就要注意节能。掌握八卦体质类型,其价值也就体现在:由认识到应用,学会自我调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长寿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广东风水大师
我要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理

六十四卦卦象大意:
1. 乾为天:天行刚健,自强不息,择善固执。
2. 天泽履:如履虎尾,险中求胜,有想不开的倾向。
3. 天火同人:同流集结,正心诚意,与人和同,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 天雷无妄:真实无虚妄。
5. 天风姤:邂逅之意,因缘际会,随缘聚散。
6. 天水讼:两败俱伤,久争无益,官司牢狱,婚姻障碍。
7. 天山遯:逃避,宜退不宜进,乌云密布,独善其身,修身养诲。
8. 天地否:阴阳不交,闭塞不通,上下不和。
9. 泽天夬:决裂、切断,宜提高警觉,亏中有益,先损后益。
10. 兑为泽:喜悦,天降甘泽,使人怡悦。
11. 泽火革:改革、革除,改旧纳新。
12. 泽雷随:跟随,随机,忌独断独行。
13. 泽风大过:犯大过错,力弱不支,力不从心,负担过重。
14. 泽水困:受困,龙游浅滩遭虾戏。
15. 泽山咸:感动、感应,少男少女彼此好感,或新婚燕尔。
16. 泽地萃:聚集精华,滋养草木,生长茂盛,群英荟萃。
17. 火天大有:如日中天,遍照大地万物,事业佳。
18. 火泽睽:二女同居,阴阳失调,乖离、猜忌、离异,两情相违。
19. 离为火:光明华丽,上下通明,但有点不实在不确定。
20. 火雷噬嗑:口中有物,必须努力咬断,才能合拢,象徵诸事不顺,务必辛苦克服,才有成功的机会。
21. 火风鼎:鼎为烹饪之具,以鼎器烹调食物,象徵去旧立新,改过迁善。
22. 火水未济:阴阳失调,上下不通,尚未到成功的时候。
23. 火山旅:旅行,象徵不安,或是诸事变动不定。
24. 火地晋:加官晋禄,日出地平面,照临大地,光明上进,更上层楼,考试上榜。
25. 雷天大壮:壮大,雷声响亮天际,正大光明。
26. 雷泽归妹:归即出嫁之意,少女配长男,或是浮云蔽日。
27. 雷火丰:大丰收,文采丰盛,赢得广大的庆贺与赞誉。
28. 震为雷:震动、变动、震惊。
29. 雷风恒:恒常、持久、万事亨通,应该安守本份,永恒不变的努力,避免妄动招灾。
30. 雷水解:解除困难,冬去春来,春雷行雨,再现生机。
31. 雷山小过:飞鸟遗音,密云不雨,雷声被山阻隔,雷声减小,上逆下顺,宜做小事,大事不宜。
32. 雷地豫:安乐和豫,万物欣欣向荣,凡事应有备而战。
33. 风天小畜:密云不雨,蓄养实力,实力有限,力不从心,故宜忍耐,以待天时,时机到则有小斩获。
34. 风泽中孚:诚信,风吹在水泽上面,水泽必相应共鸣而兴波。
35. 风火家人:家庭伦理,团聚,喜庆,添丁婚嫁,终成美眷。家人同心协力,开花结果与发展。
36. 风雷益:利益,得助,损上益下,有所往有利。渡大河有利。
37. 巽为风:风为无孔不入,但应卑顺行事,风行草偃,上行下效。
38. 风水涣:涣散,冰雪消解。但利涉大川。
39. 风山渐:山上种树木,逐渐成长,比喻量力循序渐进,不可勉强,则能渐入佳境。
40. 风地观:景物可观,百花齐放,可周游观览。
41. 水天需:期待,云於天上而未雨,不能躁进,应等待时机。
42. 水泽节:节制,泽为蓄水池,可蓄积水份不使流失,亦可约束河流不使氾滥,象徵有原则、勤检克己。
43. 水火既济:象徵成功,或是金榜提名,但应防物极必反,初吉后凶。
44. 水雷屯:身处困境,艰辛的步步为营,欲进却不得进。
45. 水风井:利用汲器入井取水,象徵用贤,但无法进取主动,不如处之泰然。
46. 坎为水:危机重重,险恶,向下内敛,进退两难,应沉著应付。
47. 水山蹇:前有深水险陷,后有高山阻拦,进退维谷,如跛脚走路,象徵辛苦、艰难。
48. 水地比:比邻相辅相成,和乐亲切,众星拱月。
49. 山天大畜:积小成大,不可好高骛远,应脚踏实地,可有大斩获。
50. 山泽损:折损,惹祸,破财。
51. 山火贲:装饰,美化,日落西山,虽然灿烂,但光明渐消失。
52. 山雷颐:颐养,接受供养,有依靠,有贤内助或好先生。
53. 山风蛊:物腐虫生,四处留情,烦恼徒增。
54. 山水蒙:启蒙,教育,最初时像童蒙般迷惑,因此凡事应多听取别人意见。
55. 艮为山:两座山阻塞前路,象徵停止不动,或是保守稳重,宜止不宜进。
56. 山地剥:剥落,山在地面,山石崩落,正义被损,倒楣。
57. 地天泰:上下和睦,平安吉祥,亨通无阻,泰平。
58. 地泽临:君临,贵人大驾光临。地面的水流进水泽,水泽的水灌溉地面,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59. 地火明夷:太阳沈没在地平面之下,黑暗时代,身心伤害,应韬光养晦。
60. 地雷复:恢复健康,春回大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61. 地风升:上升,树木从地上向上成长,象徵勇往直前,或名利双收,发展进升。
62. 地水师:率军作战,出师攻伐。
63. 地山谦:代表谦逊,山本在地面上,却像宝藏一般埋在地下,像个谦谦君子,让人觉得其人虚怀若谷。
64. 坤为地:象徵柔顺与包容,大地包容万物,以德服众,以柔制刚。

上海风水大师

北京风水大师秦阳明老师,精通周易八卦,风水命里,起名改名等,如需帮助直接联系秦阳明老师微信即可。


END



标签: 八卦易经卦象体质的人养生方法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