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太岁纪年法,犯太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十二时辰太岁纪年法,犯太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admin 0

中国著名风水大师_八字算命大师_皇极派道家传人_断事快速准确!-风水大师秦阳明-上千个风水布局案例,世界500强企业风水顾问,为客户居住环境,企业环境提供风水调理服务。电话:400-049-8099    
咨询微信:   

导读:

风水大师秦阳明
古代所谓的十二时辰如何划分?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循环、四季的变化等等是人类最早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念。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又需要根据时间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逐渐利用日影的移动、燃料的燃烧、物质的流动等原理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
圭表是中国人最早创制出的利用阳光下影子移动的规律,测定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长度的天文仪器。所谓“表”,就是一根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者石柱,汉代后,改用铜制;“圭”是一根与表垂直的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汉以后,改用石制或铜制,它们共同组成“圭表”。用圭表测出表影随着太阳的视运动在一日之内的长短变化。中午,表影最短,落在“圭”面上,指向正北方。从正午表影长短变化的周期,可以确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并能推算出“24气”。后来几经改进,为了使表影不落到圭外,人们又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一个相对较短的“小表”,相当于圭的延伸,叫“立圭”,冬季时长的表影可以在立圭上反映出来。
日晷是在圭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时器,能够更准确地测定不同时刻的时间。日晷有一根固定的臂或针,还有一个刻有数字和分度的盘,将盘分成许多份,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如果将圭表和日晷结合起来,就成为既能测定节气,又能测定时刻的“节气日晷”。古代人还利用某些物质的流动现象来计时,如利用水从带有漏孔的容器或漏壶中流出的量计量时间。
我国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制的刻箭上,按其一昼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长度,分刻成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即为一刻,故有“百刻”之称。自西汉起,用12个时辰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每一时辰合今天的2小时。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到一时为子时,一时至三时为丑时,其余类推。
古埃及人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是把白天定为10小时,夜晚定为12小时。由于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不一样,后来把一昼夜变化均匀地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每分为60秒。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公用的时间计量单位。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6�1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6�1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6�1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6�1汪昂《医方集解�6�1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6�1吴昆《医方考�6�1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6�1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6�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6�1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6�1张志聪《侣山堂类辩�6�1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6�1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6�1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6�1柯琴《伤寒论注�6�1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6�1陈实功《外科正宗�6�1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6�1段成己《肘后备急方�6�1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6�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6�1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6�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6�1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6�1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6�1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6�1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北京风水大师
怎么算每年的太岁?:

本命年即太岁年,当地百姓出于求得“岁岁平安”的思想,对“太岁”特别敬畏,特别重视进香礼拜,规矩很多。
太岁古称“太岁星君”,由天上的木星虚拟演化而来,木星每12年绕太阳运行一周,故有十二生肖属相,而每个生肖属相都有金、木、水、火、土五位星神掌管不同的年份,故有六十甲子。每一年都有一位主管人们健康、财富、职业、感情等诸多运气的天神。太岁不是凶神,而是守护神。传统民俗中,太岁神是年岁之神,统帅百神,有“年中天子”之称,它主管人一生的吉凶祸福和执事流年的运势起落。依据传统民俗:太岁是至尊之位,不能冒犯,犯必有祸。所以凡事太岁年犯太岁之人,一定要多加留意。

重庆风水大师
古代时辰的划分,和时辰的安排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循环、四季的变化等等是人类最早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念。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又需要根据时间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逐渐利用日影的移动、燃料的燃烧、物质的流动等原理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
圭表是中国人最早创制出的利用阳光下影子移动的规律,测定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长度的天文仪器。所谓“表”,就是一根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者石柱,汉代后,改用铜制;“圭”是一根与表垂直的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汉以后,改用石制或铜制,它们共同组成“圭表”。用圭表测出表影随着太阳的视运动在一日之内的长短变化。中午,表影最短,落在“圭”面上,指向正北方。从正午表影长短变化的周期,可以确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并能推算出“24气”。后来几经改进,为了使表影不落到圭外,人们又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一个相对较短的“小表”,相当于圭的延伸,叫“立圭”,冬季时长的表影可以在立圭上反映出来。
日晷是在圭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时器,能够更准确地测定不同时刻的时间。日晷有一根固定的臂或针,还有一个刻有数字和分度的盘,将盘分成许多份,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如果将圭表和日晷结合起来,就成为既能测定节气,又能测定时刻的“节气日晷”。古代人还利用某些物质的流动现象来计时,如利用水从带有漏孔的容器或漏壶中流出的量计量时间。
我国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制的刻箭上,按其一昼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长度,分刻成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即为一刻,故有“百刻”之称。自西汉起,用12个时辰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每一时辰合今天的2小时。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到一时为子时,一时至三时为丑时,其余类推。
古埃及人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是把白天定为10小时,夜晚定为12小时。由于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不一样,后来把一昼夜变化均匀地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每分为60秒。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公用的时间计量单位。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6�1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6�1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6�1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6�1汪昂《医方集解�6�1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6�1吴昆《医方考�6�1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6�1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6�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6�1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6�1张志聪《侣山堂类辩�6�1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6�1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6�1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6�1柯琴《伤寒论注�6�1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6�1陈实功《外科正宗�6�1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6�1段成己《肘后备急方�6�1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6�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6�1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6�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6�1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6�1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6�1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6�1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深圳风水大师
丙寅时是什么时候啊?

凌晨3点到5点

秦阳明
纪年法有哪些

王公即位年次记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公元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包括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生肖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广东风水大师
太岁日指的是哪一天,如何推算?

您好!
祭神 祭太岁:每年正、二月内视日干支与太岁同者为太岁日,谓请太岁
年冬祭太岁谓谢太岁。祭社神。。。

上海风水大师

北京风水大师秦阳明老师,精通周易八卦,风水命里,起名改名等,如需帮助直接联系秦阳明老师微信即可。


END



标签: 十二时辰太岁纪年法 犯太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